毫無疑問,現金流的價值,在金融危機中體現得極為明顯,李嘉誠“永遠保留10%的現金”的策略,也成為許多企業(yè)的黃金策略。但事實上,能夠像李嘉誠那樣,有足夠資金實力、并且能夠堅持這一法則的,甚少。
資金密集型的制造業(yè),對現金的需求更為強烈,借債或融資不可避免,但行業(yè)一旦發(fā)生較大震蕩,資金鏈上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周轉出現問題,便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yè)的發(fā)展。這種狀況,在金融危機中,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未上市公司中,都有出現。
在玖龍紙業(yè)08年也出現高達98%的負債率,外部債務和資金周轉問題嚴峻,玖龍紙業(yè)董事長張茵在回顧這段經歷時,談到,“如果你看得準的話,就要把發(fā)展放在首位,現金流在其次;當你看不清楚前景的時候,不如把現金流把握好?!?/FONT>
《21世紀》:如果要客觀反思的話,玖龍在2008、09年間的融資策略和現金管理方面,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張茵:總的講我們還是沒有在這方面犯錯誤。2007年整個行業(yè)發(fā)展很好,企業(yè)需要快速擴張,幾個擴張項目,都是有中長期考慮的。
《21世紀》:2007年的計劃,會不會太激進了?
張茵:發(fā)展是不等人的,機會在那里,如果都想前想后,那就會錯失機會的,只能往前走。任何發(fā)展計劃,都是基于那個時點上,金融危機這樣的變化,不是我們能夠預判的。
《21世紀》:如果要“復盤”的話,是否會選擇在2007年股價比較好的時候,做一些融資,比如增發(fā)之類,募集現金資金而不是銀行貸款,這樣會稀釋股權,但可以減少企業(yè)的負債率?
張茵:融資要與發(fā)展結合起來。如果沒有明確的發(fā)展計劃,大把的資金在手頭,也未必是個好事。
我們后來也做過配股,2009年10月,我們配售的股價是11港元左右,雖然我們認為我們的股票不只值這個價,但所謂沒有“兩頭利”。配股也是為了把握住發(fā)展的機遇。
《21世紀》:但最主要的還是通過銀行貸款。是不是不希望稀釋公司股權?
張茵:我經常到南美等地去考察看,看到一些大型紙廠有上百年的歷史,大多是家族企業(yè),一代接一代人做下去,我為玖龍紙業(yè)定下的基調也是要做百年基業(yè),所以說我不希望公司上市才三五年時間就急急忙忙把股份都賣得七七八八,股權集中有集中的好處。
可能大家會覺得,家族持股比都占到了70%,還不多賣點股份,是不是在走彎路?但我覺得后面還有大把潛力在等著我。所以說到股權融資,我會衡量,如果要我拿出控股權,這個跟我的發(fā)展相比,哪個更合算?我不能盲目去做融資,不能盲目去配合一些機構(的游說)。
《21世紀》:但這要耐得住資本市場的“脅迫”啊,股價一路下跌的時候,心里不好受吧。
張茵:我們當時看到股票一瀉千里這個情況,心里當然是非常難過,但我認為嘴上不要掛壓力,要掛信心,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去工作。
我真的很佩服我們麻涌(玖龍紙業(yè)東莞總部所在地)的農民,真得很有經濟頭腦,他們在我們股價跌到7毛多的時候,紛紛大量買進,他們是很了解我們的情況的,對我們有信心,我們自己當然是更有信心。
我覺得一個人做事業(yè)自己要有信心這點很關鍵。說實話,雖然當時外面評價我這個那個的,但是我自己是很有信心的,因為我對自己的行業(yè)前景非常了解,對我的管理團隊和產品也非常了解,所以有信心(渡過難關)。而且我喜歡我的事業(yè),能夠在其中感受出樂趣,我也知道怎么去管理。如果自己都不明白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不知道未來路怎么走,那就很麻煩了。
《21世紀》:說到團隊,玖龍的主要管理層都是家族成員,這也是很有意思的。
張茵:雖然我是董事長,但我們三個只是分工不一樣,各有特點和專長。弟弟張成飛,抓財務,金融非常有一套,從我們的銷售來講,到今年這么大的銷售量都沒有爛賬,可以說是奇跡。先生劉名中生產控制抓得非常嚴,設備、成本控制非常好。我主要是負責做戰(zhàn)略。我們三個人每個人有不同的特長,但共同的一點是我們都長期專注于一個行業(yè),現在競爭這么厲害,我們作為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是非常專注的來做這個行業(yè)。
《21世紀》:未來會考慮讓家族下一代接班么?
張茵:看他是不是有做事業(yè)的心,這個很關鍵。